一位任教于京城名校的年轻学者想跳槽到上海高校,但经多次应聘发现头上没顶“帽子”,享受不了引进人才待遇。即便应聘成功,一年薪资仅10多万元,待遇还不及原单位。“在我们这样的大学,有‘帽子’的才称得上人才。” 他苦笑道。所谓“帽子”,指目前中央各部委和单位出台的各种人才计划,如中组部“千人计划”“青年千人”到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“青年长江”,以及中科院的“百人计划”等。(4月19日《科技日报》)
当今这个时代,是人才的时代,引进优秀的人才,就相当于为地区发展引进了核心竞争力。为了发现更多的人才,国家有关部门、各省市、高校纷纷推出了各种人才计划,不仅给予人才房子、票子等诸多优惠政策,还让人才的头上冠上了不同的“帽子”,而这些“帽子”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人才的竞争力,且先不说这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到底是好是坏,单从“帽子”本身来说,既是一种标签,也是对人才的激励和鼓励,更是一种责任和压力。
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,在冠以“帽子”发挥正向激励作用的同时,也不得不看到“帽子”所带来的副作用。在“人才争夺战”中,什么样的人才最引人注意呢?除了高学历等硬件条件外,曾获得的奖项、参与的研究项目、发表的论文等必然会成为竞争优势,如果在此之上,还有一顶或者几顶“帽子”,那就会更容易引来关注,不仅可能会有多个地区、单位争夺,薪酬待遇更是会水涨船高。在这种情况下,“帽子”怎会不成为单位和个人关注的焦点呢?
不可否认,“帽子”的出现,在很大程度上为人才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,也对很多地区、单位起到了推动作用。引进人才,本就是推动地区发展、焕发企业新生的一个重要手段,但把抢人才变为抢“帽子”,那恐怕将是弊大于利了,毕竟,“帽子”≠人才,人才也不能简单与“帽子”划等号。
引进人才,最重要的还是要引“适合自己的”。任何一个地区、一个企业,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方向, 找到适合本地区、本企业的人才是最为重要的,如果在选用人才时,单纯靠“帽子”来分辨,而忽略人才本身,就很有可能出现“南橘北枳”的情况,进而造成地区、企业发展动力不足,甚至带来损失的情况。
所以说,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,还是应该多一份客观公正。首先,要除去“帽子”的光鲜,从人才本身去评价,为人才择业和职场晋升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。其次,各地区、学校、企业,都应该从实际出发,不把“帽子”作为装饰和点缀,用“实干”这个原动力推动发展,摘除“帽子”利益,回归本质初衷。最后,还应根据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,适当对“帽子”进行清理和整合,避免过多过溢,造成“帽子”限制人才成长和地区发展的情况。
有句话说得好:“发展是第一要务,人才是第一资源”。人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,但人才绝不是仅仅是只能用“帽子”来衡量的,各行各业、每个岗位的工作者,只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,用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,就都有可能成为“大工匠”,成为这个行业不可或缺的人才。“帽子”,只是对人才的一种评价,但绝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方式和手段,但愿“帽子”大战早日偃旗息鼓,回归本源,为各类人才搭建一个公平的发展空间,进而为为国家和地区发展建设助力。
——大兴区总工会 刁玉玲
|